为进一步助力研究生明晰职业方向、提升就业竞争力,6月11日,依托江苏大学“益友”辅导员工作室和“益友”科创工作站,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江苏大学学生社区党工委、泓江书院在机械楼七楼报告厅成功举办“薪火相传,职引未来”就业经验分享会。本次活动邀请了机械学院7位求职与申博成功的优秀学子、院学工办副主任叶昕老师担任主讲嘉宾,学院、书院研究生参加。

活动伊始,成功入职军队文职的袁江华以“冷门职业的破局之道”为切入点,系统阐释军队文职的职业定义、薪资待遇、报考流程及备考策略,并结合自身经历,用生动案例解答同学们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,现场互动频繁,不少同学就报名条件、岗位竞争等问题深入提问。

随后,沈奇超聚焦求职全流程,对比了秋招与春招差异,梳理简历投递渠道,针对“如何应对面试突发问题、跨行业求职注意事项”等痛点,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。

李政则以“简历是敲门砖”为核心,通过两份简历修改前后的对比分析,强调前期准备的重要性,从实习经历提炼到项目成果量化,细致讲解简历制作技巧,同时分享笔试面试策略及薪资交流要点。

李东禹结合外资企业入职经历,剖析行业用人标准。他以“语言能力+项目经验”为框架,强调外语沟通能力在外企岗位的关键作用,建议同学们通过国际学术会议、海外实习等渠道积累竞争优势。

吴文耀则深耕央国企赛道,从分类体系、薪资结构到核心竞争力,全面解读体制内求职攻略,特别指出“解决一线城市户口、完善福利体系”等优势,为意向考生提供信息获取渠道与备考规划建议。

王灏炜立足机械行业现状,以“时间管理+精准定位”为主线,分享从简历打磨到面试应答的实战经验,提醒同学们合理规划求职周期,避免陷入“海投陷阱”。

朱陈则聚焦申博分享,以“自我认知-目标设定-时间规划”为逻辑链,强调“申博前需明确‘为什么读博’”,详细拆解各阶段关键节点任务,为学术深造意向者理清申博规划。

叶昕作总结发言,以“毕业条件+学术道德”为双重点,一方面重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,敦促同学们提前规划科研任务;另一方面通过科研不端案例警示,强调“学术诚信是职业发展的生命线、研二是职业规划的黄金缓冲期”,建议同学们将职业规划转化为具体行动,通过参与科研项目、企业实习等方式夯实核心竞争力。

本次分享会以“经验传递+实战指导”为特色,覆盖军队文职、外资企业、央国企、学术深造等多元路径,为研究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职场的交流平台。参会学生纷纷表示,通过嘉宾们的倾囊相授,对职业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将以此次分享为契机,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,减少从校园到职场的“阵痛期”,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。